11月30日,由江苏省作家协会、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指导,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主办的“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创作——高晓声文学之约”活动在常州举行。人文学院40余名师生受邀参加活动。
高晓声是已故常州籍著名作家,是中国当代文学、特别是乡土小说领域杰出的书写者,他塑造的李顺大、陈奂生等人物形象早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。本届高晓声文学奖共设有长篇小说奖2项、中篇小说奖3项、短篇小说奖5项。颁奖现场,短篇小说奖获得者徐则臣感谢高晓声文学奖给予的文学鼓励,表示未来还会继续聚焦运河故事写作,创作更多贴近生活、契合时代的作品。江苏省作协主席、本届高晓声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任毕飞宇作评审总结,他强调,高晓声文学奖的价值就在于对“三农”的聚焦和清晰的靶向性,此时用高晓声的文学精神鼓舞作家回望大地,中国文学一定会有新的可能性。
此次活动,专家学者们还围绕大地书写的新走向进行了专题研讨。中国作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、书记处书记吴义勤,毕飞宇,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,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谢燕红等参加论坛活动,获奖作家也畅谈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未来展望。此次活动,拓宽了人文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,解锁了与当代文学经典及“大家”对话的新方式,提升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的理解。参加活动学生表示今后要加强专业学习,加强对优秀作品的阅读与理解,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。
(人文学院 邱扬/文 陈昊/摄 谢燕红/审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