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6日,人文学院举办“人文夜读”活动,学院青年教师张晓婉主讲《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语言形式变革》,23级、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秘书学专业同学参加。
张老师梳理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内涵概念、现代白话文运动及国语运动的发展脉络。首先,深入讨论晚清至五四以来,文体革命和语言工具变革的历史意义,分析胡适、陈独秀等的文学革命对于白话文学建设的要求。其次,重点解读胡适、闻一多、戴望舒等代表性白话新诗作品在语言上的贡献、特点与不足。最后,总结鉴赏现代文学的方法,提出要以语言为核心,重在对语言的感受,关注汉语的独特性。
张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,使得复杂的文学理论变得生动易懂,激发了同学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。此外,张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、多思考,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。
(人文学院 张晓婉/文 夏于淼/摄 谢燕红/审核)